欢迎进入亿融金融控股集团
 
   
中国经济运行平稳未来发展潜能巨大
来源: | 作者:hkwd77b3e | 发布时间: 2014-02-27 | 402 次浏览 | 分享到:
近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部署当前经济工作。

  近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部署当前经济工作。

  会议认为,前三季度,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继续保持在合理区间。居民消费价格基本稳定,制造业投资回升到近年来较高水平,进出口较快增长,利用外资稳步扩大,秋粮获得丰收,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城镇新增就业提前完成全年目标。经济结构持续优化。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实施促进金融市场健康发展的一系列措施,提振了市场信心。

  “会议充分肯定了今年以来各项工作成效,即"实现了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吴琦向《中国产经新闻》记者说道。

  会议强调,要切实办好自己的事情,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实施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做好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工作,有效应对外部经济环境变化,确保经济平稳运行。

  民营被划重点

  民营经济是我国实体经济重要组成部分。据统计,我国非公经济占GDP比重超过60%,税收比重超过50%,新增就业比重超过90%,离开民营经济谈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也就失去了应有之义。

  会议强调,要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促进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研究解决民营企业、中小企业发展中遇到的困难。

  今年以来,民间投资增速持续快于全部投资,民营经济活力不断增强。但与此同时,经济运行下行压力加大,民营企业、中小企业发展面临一些困难。

  近一段时期,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民营企业中的大部分属于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显得尤为突出,特别是其中代表高质量发展部分的民营经济在金融行业“去杠杆、强监管”背景下,问题突出表现为流动性不足。

  吴琦分析指出,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的困境,一方面与投资者特别是金融机构风险偏好下降,导致资金供给持续萎缩有关。另一方面与实体经济企业经营负担较重、优质资产缺乏有关,企业有效信贷需求不足。2008年之后,商业银行显著加大了中长期贷款投放力度,大量民营企业依靠过度加杠杆、过度举债进行多元化扩张,导致杠杆率较高。随着去杠杆的深化,杠杆率高企的企业再融资压力加大,企业现金流承压,导致债务偿付危机。进入2018年,经济下行压力较大,企业债务负担较重,运行状况良好的企业主动收缩,贷款意愿较为疲弱;经营状况不好的企业有效需求不足,银行不敢放贷。201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保罗·罗默提出,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最主要的动力,政策不应把注意力集中在经济周期的治理上,而应着力促进发展新技术的各种政策。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当前在实施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同时,更应加大科技研发和教育投入,加强产权保护,推动企业加强技术创新,规范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

  另外,有分析称,我国金融机构应提高认识,认真研判民营经济经营风险特征,积极行动,多措并举,切实提升对民营经济金融服务质量、效率与力度。

  推动资本市场改革

  会议强调,围绕资本市场改革,加强制度建设,激发市场活力,促进资本市场长期健康发展。

  有观点认为,本次会议不同于7月31日政治局会议的一个关键在于,本次会议没有直接针对房地产市场,而把目光更多转向资本市场建设与发展上。

  而且,与7月会议相比,新增“促进资本市场长期健康发展”一句,体现了资本市场的重要性和资本市场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思维”。

  专家认为,这凸显了资本市场在宏观经济运行中扮演的不可替代的角色,下一步要着力在优化资源配置、发现市场价值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其实,今年以来,受多重因素影响,我国资本市场出现波动。

  吴琦指出,下一步深入推动资本市场改革。当前重点是要防范化解股权质押风险。除了对出质企业(比如财务损失、流动性冲击、公司控制权损失)和金融机构(信用风险叠加市场风险导致的损失)的影响之外,更严重的是对资本市场的影响,也就是其负外部性,比如打击二级市场投资者的信心,导致风险会向整个资本市场蔓延。股权质押率高,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企业融资渠道不畅。化解股权质押风险,根本是要拓宽企业的多元化资金补充渠道,比如可考虑进一步放宽非标业务限制。此外,建立健全防范机制,比如研究建立应急机制、违约事件后续处置机制等。

  另外,知名经济学者、财经评论家郭凡礼对《中国产经新闻》记者说道:“进一步深化资本市场改革,首先是要通过扎实推进改革开放,创造良好市场预期,维护金融市场稳定。也即是防范化解上市公司股票质押风险,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同时,也要抓紧研究制定健全资本市场法治体系、改革股票发行制度、大力提升上市公司质量、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建立统一管理和协调发展的债券市场。这表明了国家进一步进行市场经济改造的决心。”

  积极利用外资

  会议强调,继续积极有效利用外资,维护在华外资企业合法权益。要改进作风,狠抓落实,使已出台的各项政策措施尽快发挥作用。

  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10月15日发布的报告显示,今年上半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总额约为4700亿美元,相较去年同期骤降41%;而中国逆势而上,今年上半年吸收的外国直接投资增长6%,总额超过700亿美元,成为全球最大的外国直接投资流入国。这一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利用外资的形势稳中向好。

  要进一步提升开放水平和效果,吴琦指出,一方面,促进外资增长是手段,提升利用外资质量才是根本。随着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提升利用外资质量,充分发挥外资溢出效应,更好地发挥其在支持资源有效配置和经济结构调整方面的作用,促进外资利用与经济转型升级的有效融合也更具现实重要性和紧迫性。

  另一方面,优化投资营商环境已成为各国为吸引外资而竞相采取的主要手段。优化投资营商环境,需要通过放宽准入限制、提高政务效率、降低企业成本、优化企业服务,强化企业主体地位,吸引外资和各类高端资源要素集聚;构建法治化的营商环境制度体系,赋予国资、外资、民资公平竞争的机会和权利,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维护在华外资企业合法权益;加强同国际标准和经贸规则的对接,参照世界银行营商环境评价体系,提升国际竞争力和对国外投资者的吸引力。

  未来,吴琦指出,虽然“外部环境发生深刻变化”,但集中力量办好自己的事情才是应对外部冲击的根本出路。我国经济社会平稳发展的关键在于处理好内部的深层次、结构性矛盾,解决好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问题,把外部压力转化为改革开放的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